国足迷助燃杭州消费与能级提升

信号源

在3月28日的一则新闻中,新华社针对国足在18强赛中0-2不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进行了深入报道。文章从赛事经济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国足球迷如何成为杭州消费提振、能级提升的重要推手。

在25日举行的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C组第8轮比赛中,国足虽然未能战胜澳大利亚队,无缘直通世界杯,但这场比赛的盛况却创造了国足主场赛事的上座纪录,共有70588名球迷到场观战。其中,不少来自外地甚至海外的球迷,他们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杭州这座城市消费的强大驱动力。

这场比赛不仅是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关键战,更是杭州亚运会后“大莲花”体育场举行的首场正式足球比赛。自建成以来,这里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正式比赛。数据显示,在3月7日首次球票开售时,6.7万张球票就被抢购一空。在随后进行的二次开售中,包厢票也在短短15分钟内售罄。这一热情显示了球迷对国足的坚定支持,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目前处于低谷时期。

球迷组织“龙之队”的秘书长吴伟明表示,这场比赛对当地消费的提振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外地和海外球迷的涌入,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球票收入,还有机票、住宿、餐饮、购物等一系列消费。有球迷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包括英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地区。他们的到来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消费,还提升了杭州的知名度。

根据旅行网站的数据,比赛期间的杭州机票和酒店预订量都出现了显著增长。球场周边的酒店预订量更是环比增长了两倍。浙江为此推出了“诗画浙江,‘足’够精彩”的世预赛文旅推广活动,为球迷提供了观赛、游览、消费一体化的体验。许多商家也抓住了这一商机,推出了与赛事相关的促销活动和特色服务。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比赛期间,杭州接待的外地客流和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都有显著增长。据估算,本场比赛直接带动了包括交通、住宿等在内的旅游消费达到3.08亿元,门票收入对杭州旅游收入的拉动效应更是达到了1:6的比例。

不仅如此,举办这样的国际赛事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其后续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表示,世预赛门票的抢购和杭州文旅消费券的发放都展现了体育消费的巨大潜力,也凸显了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决心与实力。

总的来说,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杭州乃至中国足球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它不仅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足球 杭州 拉动者 新华社 国足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