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8日,中国足协对外发布了本赛季第四期裁判评议的结果。经过严格的评议,本轮中乙联赛与中女超联赛中出现了两起漏判点球的情况。
在2025赛季第四期裁判评议中,评议组经过细致的讨论,最终认定两起判例存在明显的错漏判。首起判例发生在中乙联赛第一轮,北京理工队与无锡吴钩队的比赛中。在比赛的第90+1分钟,北京理工队的18号和10号队员先后在对方罚球区内倒地,然而裁判员却未做出任何犯规的判罚。
对于这一判例,评议组经过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一致认为在北京理工18号与对方队员的接触中,无锡吴钩的防守队员在触球的可能性更大,而北京理工队员的动作略晚,导致双方身体接触,但并不构成犯规。而在北京理工10号与对方队员的接触中,10号队员率先触球,随后才被防守队员触碰倒地,这应该被判为球点球。评议组多数成员认为,此犯规并未达到破坏对方明显进球得分机会的程度,因此无需出示红黄牌。然而,裁判员在临场决定时出现了错误,导致了罚球点球的漏判。
另一起判例则发生在女超联赛第四轮,江苏无锡女足与辽宁沈北禾丰女足的比赛中。在第50分钟,江苏无锡女足的12号队员带球至对方罚球区内时,被辽宁沈北禾丰女足的20号队员争抢后倒地,然而裁判员同样没有做出判罚。
对于这起判例,评议组同样认为江苏无锡女足的队员在传球或射门时,被辽宁沈北禾丰女足队员从背后冲撞倒地,属于草率的犯规,应该判为球点球。此外,该犯规并未破坏对方的明显进球得分机会,因此也不需要出示红黄牌。然而,裁判员同样在临场决定时出现了错误,导致了罚球点球的漏判。
中国足协对此次错漏判表示高度重视,将继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接受各俱乐部的反馈和申诉意见。针对重点判例以及社会关注度高、有利于统一判罚尺度的典型判例,中国足协将开展评议并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同时,对于出现错漏判的裁判员,将根据内部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竞技的公平性。